中国女排2-3遭波兰女排逆转出局,赵勇淡定回应引热议
2-1领先却被逆转淘汰,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痛失四强资格,赵勇赛后表现过于冷静,现场发言让人意外。 凌晨的比赛,跌宕起伏,波兰逆袭庆祝,留给中国队的只有遗憾和很多疑问。 很难形容当时屏幕上比分翻转那一刻的感觉,甚至有点不敢相信。 7月24日清晨,女排世联赛1/4决赛,原本一切都像剧本写好了一样。 中国女排开局刚劲有力,年轻面孔的姑娘们二话不说,第一局就打了个25-17——那种只要稍微一放松就会错失节奏的比赛,她们却反倒先打破了紧张,全队士气高涨。 场边观众都觉得今天也许能见证一个漂亮的...
2-1领先却被逆转淘汰,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痛失四强资格,赵勇赛后表现过于冷静,现场发言让人意外。
凌晨的比赛,跌宕起伏,波兰逆袭庆祝,留给中国队的只有遗憾和很多疑问。
很难形容当时屏幕上比分翻转那一刻的感觉,甚至有点不敢相信。
7月24日清晨,女排世联赛1/4决赛,原本一切都像剧本写好了一样。
中国女排开局刚劲有力,年轻面孔的姑娘们二话不说,第一局就打了个25-17——那种只要稍微一放松就会错失节奏的比赛,她们却反倒先打破了紧张,全队士气高涨。
场边观众都觉得今天也许能见证一个漂亮的晋级。
第二局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波兰女排就显露出了老牌欧洲劲旅的底蕴,趁着对手稍微一紧,硬是把局面板过来了。
场上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每得一分都显得格外心跳。
两个阵营的球迷,隔着屏幕和时差,都快把嗓子喊哑。
还好,第三局中国女排及时调整,吴梦洁和同伴们状态回暖,配合得简直像约好似的,25-19再下一城。
2-1领先!
这下全国的球迷都觉得希望不小,老赵(赵勇)在场边挥手示意,脸上写着信心。
可能所有人,包括队员和教练,都觉得再咬一口,四强就稳了。
但真实的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
第四局波兰女排像突然开挂了一样,几次关键球的强攻和防反让中国队进攻一下子找不到感觉。
比分被拖成平局后,整个队伍都显得急切但却无力。
工作人员在场边殷切目光既紧张又无奈,彼此的加油声都开始有了些强压下的焦虑。
那一刻气氛异常沉重,仿佛全场空气都稠密了几度。
决胜局,似乎还是中国队抢得先机,但很快,对手的24号球员一连串发球和关键得分,把中国女排的节奏彻底搅乱。
12-15,眼睁睁看着最后机会溜走,那种失落太难平复。
姑娘们站在场边,相互拥抱,部分人明显带着泪花;赵勇脸上竟看不出太多波澜,只是长长叹了口气。
很多人可能会问,输在哪?
其实单拿技术环节说,中国女排的空中进攻完全能站进世界一流。
吴梦洁本赛季的扣球命中率有47.6%,在关键分的把握也足以媲美强队主攻。
董禹含对上世界冠军意大利时也能有38%的得分效率。
甚至轮次上三叉戟组合的攻击也算得上犀利。
但数据之外,场上那股子从容和稳定,才是真正的决胜法门。
赛后赵勇面对媒体,几乎没有慷慨激昂的总结,反倒轻描淡写地说:“我们输了,有点可惜,我们尽力了。”
语气听起来挺淡定,有人觉得他已经想得很开、接受结果,但更多人有种隐隐的不安。
这种冷静到底是不是一种自信的外衣?
是不是内在其实憋着一口气?
评论区彻夜不熄,球迷吵得天翻地覆。
一派觉得,教练这场决胜局用人明显滞后,董禹含上了发球却没及时换回庄宇珊,被对手关键球连抓,赵勇的调整完全没起到效果。
有人甚至调侃,主帅那一刻是两眼一黑,脑中断片。
还有人心疼队员们年纪轻轻,却要在压力下成长。
竞技场本来就残缺,年轻的中国女排身上背着希望,也承受着阵痛。
对比隔壁奥运会上巴西女排,完全靠经验和厚实底蕴压制住对手波澜,临场指挥如同老茶师斟茶,什么时候加水什么时候提壶,节奏拿捏得死死的。
中国队在大赛经验和抗压能力上,确实还要补课。
或许这场失利,是成长中必有的一课。
回望整个世界女排赛季,其实中国队进步肉眼可见。
分站赛连续赢球,总决赛却用最痛的方式被上了一课。
我记得排球世界的那份战报里写道,中国女排三叉戟的配合默契度才67%,与国际顶级强队差了十来个点。
吴梦洁、董禹含、李盈莹,这三人只要能磨出点火花,今后冲击四强绝对是硬牌子。
赵勇对未来也不是没想法。
场边他语气平稳,说下一步要提升队伍整体实力。
但谁都明白,光喊口号不够。
中国女排最需补的,是压力下敢于扛场的心态,是逆风球中的果断决断,也许还有教练席上的那份果敢和变通。
年轻不是借口,经验可积累,但成长只能靠时间换。
其实每一个坐在电视机前看女排的中国人,都曾幻想中国女排一路过关斩将、让五星红旗飘在国际赛场。
今年没能进四强,有遗憾当然也有希望。
毕竟这帮姑娘才刚刚走到舞台中央,还有无数个未来的夏天等待着她们去拼搏。
我们也许会责怪赵勇临场思路不够清晰,但现在的女排换代期,教练和球员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这世界级的比赛,没有容错,也没人能保证永远赢在起跑线。
这时我想起2023年女排世界杯美国对塞尔维亚那场,真顶级的球队,面对强敌不慌乱,主帅像操纵球场的棋手,每一步举重若轻。
输赢不只拼技术,更多是气场和经验的交锋。
所以我们目送着中国女排带着遗憾回国,也许半夜里翻看比赛回放,心还会隐隐作痛。
可是正是这种疼,才是成长路上不可避免的“后遗症”。
希望下一场,再遇险局,赵勇和姑娘们能多一分淡定,多一点狠劲,不要再被动地丢掉到手的优势。
竞技体育没有永恒的胜者,也没有永远的低谷。
中国女排输给波兰,输掉一个半决赛的机会,却也获得了磨砺和启示。
那些熬过的夜、流过的泪、承担的质疑——都是往后强大路上的勋章。
既然青春已起航,就不怕一时失利。
等待属于她们的高光,又何尝不是所有球迷心头最真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