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产能井喷了!7月28日,4台“大酒桶”同框,满屏压迫感扑面而来
4台“大酒桶”同框,满屏压迫感扑面而来,运-20产能“井喷”了 社交媒体上一组照片掀起惊涛骇浪! 三架挂载着圆润粗壮新引擎的运20B编队掠过天际,发动机舱被军迷戏称为大酒桶的涡扇20,终于甩掉了困扰中国二十年的心脏病枷锁。 这个编队亮相的瞬间,不仅是新型运输机成军的普通节点,更是一曲中国航发突破重围的嘹亮战歌。 十年前谁能想到?当运20首次亮相时,俄制D30发动机黑烟滚滚的窘态,成了多少军迷心中的刺。 这款服役四十年的老黄牛重达两吨三,四台拼起来推力堪堪五十吨,运输机载货量卡在55吨死活上不去...
4台“大酒桶”同框,满屏压迫感扑面而来,运-20产能“井喷”了
社交媒体上一组照片掀起惊涛骇浪!
三架挂载着圆润粗壮新引擎的运20B编队掠过天际,发动机舱被军迷戏称为"大酒桶"的涡扇20,终于甩掉了困扰中国二十年的"心脏病"枷锁。
这个编队亮相的瞬间,不仅是新型运输机成军的普通节点,更是一曲中国航发突破重围的嘹亮战歌。
十年前谁能想到?当运20首次亮相时,俄制D30发动机黑烟滚滚的窘态,成了多少军迷心中的刺。
这款服役四十年的"老黄牛"重达两吨三,四台拼起来推力堪堪五十吨,运输机载货量卡在55吨死活上不去。
更别说那刺耳的噪音和离谱的油耗,活脱脱像开着烧柴火的卡车跑高速。
但中国工程师偏要蹚出条血路!他们兵分两路:一队人马照猫画虎搞出涡扇18,好歹让生产线转起来;
另一队直奔星辰大海,在太行发动机核心机的基础上死磕高涵道比技术。
美国C17运输机的F117-PW-100发动机推力17吨?我们造不出?
那就先追到15吨!如今运20B四台涡扇20整装待发,220吨最大起飞重量直接拉满,66吨载货量硬是比美国C17的77吨只差临门一脚。
数字背后藏着多少惊心动魄?当年俄方突然限制D30出口数量,逼得我们连翻四座技术大山。
必须取消加力燃烧室降低油耗,必须整合数字飞控系统,还要把涵道比从4.0提到8.0以上。
美国通用电气八十年代就在CFM56发动机上实现的技术,中国工程师愣是用二十年时间弯道超车。
听听军迷怎么说:"以前看伊尔76掠过就像拖拉机爬坡,现在运20B的啸叫听着都比F35顺耳!"
最绝的是这盘大棋的布局。
2016年首批运20服役时就埋下伏笔,机舱结构按66吨载重标准打造,机体寿命预留升级空间。
如今发动机到位立即爆兵,年产量从12架直奔20架,总装厂灯火通明堪比造汽车。
反观俄罗斯,守着70架伊尔76修修补补,新造的伊尔476还在用改进版D30,这哪是战略空军?分明是挂着输液瓶跑马拉松!
看看大洋彼岸更觉震撼。
美国222架C17带着52架C5称霸全球,可生产线二十年前就关了。
咱们运20B才刚开始发力,400架的战略目标明摆着要重构空中力量版图。
300架运输型铺天盖地,100架加油机串联海空,这规模别说亚太,就是把太平洋当内湖都绰绰有余。
五角大楼估计在咬手指:当年卡脖子禁运的招数,怎么反过来成了中国航发的磨刀石?
三架换装新发的运20B划过天际,留下的不仅是航迹云,更是打破技术封锁的宣言。
从跪着学艺到站着超越,从望尘莫及到并驾齐驱,这场动力革命背后藏着多少深夜实验室的灯火、多少拧断的螺栓、多少推倒重来的设计方案?
当"大酒桶"的轰鸣响彻西太平洋时,我们终于能昂着头说:大国重器,从此不再受制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