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作战中的藤原彰第三中队——湖南作战之筑路
本文内容根据藤原彰回忆录《中国战线从军记》编写。 1944年5月26日,第27师团从汉口出发乘船前往武昌,到达武昌后的第27师团并没有停留,全军直接乘坐第11军提前准备好的卡车,向着崇阳(今湖北省咸宁市下辖县)方向摩托化行军。 之所以如此急,是因为第11军明天就将发起一号作战在湖南的作战行动。 一号作战日军湖南作战简介 5月27日,第11军以下辖的七个师团兵分三路向南同时发动进攻: 中路沿粤汉线,第34、第56、第68、第116四个师团一字排开向南直取长沙; 左路第3、第13师团从平江出发向浏...
本文内容根据藤原彰回忆录《中国战线从军记》编写。
1944年5月26日,第27师团从汉口出发乘船前往武昌,到达武昌后的第27师团并没有停留,全军直接乘坐第11军提前准备好的卡车,向着崇阳(今湖北省咸宁市下辖县)方向摩托化行军。
之所以如此急,是因为第11军明天就将发起一号作战在湖南的作战行动。
一号作战日军湖南作战简介
5月27日,第11军以下辖的七个师团兵分三路向南同时发动进攻:
中路沿粤汉线,第34、第56、第68、第116四个师团一字排开向南直取长沙;
左路第3、第13师团从平江出发向浏阳进攻;
右路第40师团渡过洞庭湖向西岸进攻。
日军本次进攻的主要目标有两个:
第一个是打通湖南到广西的通道,与广西的第13军会师,然后两军合力打通到越南的通道;
第二个是摧毁位于江西遂川(吉安市下辖县)、赣州等地的美国空军基地。
所以一号作战中,江西其实也是日军进攻的重点。
日军想从东侧迂回一举兜住第九战区的主力,因此在东侧布置的是第3、第13这两个老牌常备师团。而第27师团作为左路的预备队,跟在这两个老牌师团身后行动。
第27师团的任务
大概是由于之前在河南作战中第27师团大量非战斗减员,这令第11军对于该部的作战能力心里没底,因此第27师团被赋予的具体任务居然是——保障后勤畅通,具体内容就是修路。
为了保障湖南乃至其后的广西作战,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下令修筑两条兵站线,以确保物资运输的畅通。
岳阳——长沙——衡阳这条沿粤汉线的运输线为甲兵站线,由第二工兵司令部负责修筑。调集的修筑部队以独立工兵第39、41联队为主,另外还有独立工兵第61大队等,全部都是专业工兵部队。
崇阳——通城(湖北咸宁下辖县)——平江(湖南岳阳下辖县)——浏阳,这条位于粤汉线以东穿行于山岭地带的运输线为乙兵站线,它的修筑工作则是委派给了第27师团这支野战部队。
其中藤原彰中队所在的第三联队被安排的筑路任务,位于通城至平江一线。
到了施工地点后,藤原彰有些傻眼了。
这一地区的原有公路基本上被破坏殆尽,很多地方已经找不到公路的痕迹了,而更糟糕的是当地到处都是烂泥坑。尤其让藤原彰这些第27师团基层军官们头大的是,他们作为野战部队仅有挖个人掩体用的圆锹和十字镐。而且由于兵站线位置需要保密,因此筑路的工作还必须完全由日军部队从事。
可是命令就是命令。
为了完成任务,这些日军也顾不得什么保密不保密了。他们四散开来搜索当地的农户位置,一旦发现农户就直接闯入其中,强行将农户家的铁锹和竹筐等能用于筑路的工具径直抢走。
第27师团基层就用这些简陋的工具开始筑路。
在调动士兵积极性上,日军还是很有一套的。
像是第三联队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在各个中队间展开筑路进度竞赛。每天晚间都会公布各个中队的筑路进度并搞排名,从而调动士兵对筑路工作的积极性。
到了六月初时,乙兵站线已然具备了雏形。
不速之客
但是也在这时,中美空军发现了乙兵站线,于是对其的空袭随之展开。
六月初的一天,一架双发美制大型战斗机(应该是P-3,绰号‘闪电’),突然就出现在了正在埋头筑路的藤原彰他们头顶。该战机呼啸着低空掠过,同时还对地面进行了扫射。
可能是以为在地面作业的是中国民工,因此该战机扫射是对着没人的地方进行的威慑扫射,所以尽管打得尘土飞扬却并未给地面作业的藤原彰中队造成伤亡。
但是这架战机出现在战场后方作业的藤原彰中队头顶,意味着中美空军已经掌握了日军乙兵站线的方位。因此这天开始, 日军在筑路场地设置对空观察哨并在高处设置防空阵地,而筑路时人员也是尽量分散开来。
在这些筑路的日军身后是等待着道路修通后通过的汽车队,比起筑路的小兵来,这才是中美空军感兴趣的猎物。所以在藤原彰他们埋头苦干玩命筑路时,背后汽车队集结点时不时会传来枪炮声。
这些停滞的汽车队,成为了藤原彰这些筑路苦力们最好的掩护,藤原彰中队因此在筑路过程中并未出现伤亡。
自从第一次出现美国飞机后,在原野中筑路的藤原彰他们头顶,便时不时会出现美制作战飞机。由于日军地面防空火力贫弱,因此这些飞机中很多都敢于飞得十分低,藤原彰在地面上都能看见,飞机座舱中坐着的飞行员是金发白皮的美国佬。
藤原彰对于这段经历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他们整个筑路期间,日本的作战飞机一次都没有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
取得制空权的中美空军
这真的不怪日本陆军航空兵没努力(日本当时没有独立空军,航空兵分属海陆两军)。
到了1943年初时,中美空军已经拥有三百余架作战飞机,并且飞机性能也全面超越了日本在华空军。
资源匮乏的日军无力扭转在中国战场上的空中劣势,能做出的应对仅仅是将在华陆军第三航空师团升级为陆军第五航空军,可是却几乎没有为其添加作战飞机,也没有替换老旧战机。
因此当日军在湖南展开一号作战时,由于湖南及其周边到处是中美空军的基地,日军陆军航空兵根本不是近在咫尺的中美空军对手。
由于中美空军取得了湖广地区的大部分制空权,日军在湖广的补给线一直处于中美空军的攻击之下,其军列、车队、船只、部队集结点等等连续不断地遭到攻击。如果当时国军能配合中美空军展开地面攻势,湖南战场的局面并非不能挽回的。
尤其是衡阳地区,中美空军完全掌握了当地制空权,日军白天任何稍大规模的集结都会遭到中美空军的轰炸扫射,因此日军只能在夜间对衡阳发动攻击;然而由于后勤线不断遭到中美空军的袭扰,日军物资集结十分困难,日军在包围衡阳后也难以组织起大规模的攻势。
而据守衡阳城的第十军则能依靠空投维持日常消耗,所以衡阳城内外出现了颇为滑稽的一幕,守城的第十军反而比围攻它的日军补给更为充足。
其后日军攻入市区将第十军坚守的地域分割成了多块,空投场基本为日军掌握,空投下来的物资全都为日军所得,空投因此不得不停止。第十军失去了空投补给后,坚守的信念随之动摇,最终心理防线崩溃向日军投降。
衡阳能坚守47天,中美空军才是最大的功臣。在中国战争史上,衡阳之战第一次见证了,掌握制空权对城市防守作战的关键作用。
可不知道为何,中美空军在衡阳之战中的关键作用,如今却鲜有人提起。
撂挑子的第27师团
由于缺乏筑路大型设备,兼之筑路期间不断遭到中美空军的袭扰,第27师团各部筑路进度普遍不达标。像是藤原彰的中队半个月时间里,才仅仅完成了规定量三分之一的进度。
6月10人日日军第3师团攻取了浏阳县城后继续南下,到了六月下旬时,第3师团背后已经形成了大片的空档。由于担心国军会抓住这些空档插到第3师团的背后,因此6月27日第11军司令部下令第27师团分兵南下浏阳,填补这些空档从而掩护第3师团的侧后。
早就不想继续筑路的第27师团趁机报告筑路任务基本完成了,而实际上像是第三联队负责修筑的路段,即便是日军那地形适应力极强的小卡车,也仅仅才能到达平江县城以北25公里的梅仙(平江县下辖镇)。
得到27师团筑路完成的报告后,第11军司令部遂同意该师团全军南下浏阳。
第27师团之所以这么着急忙慌地想把筑路任务甩掉,是因为实在是坚持不住了。
第27师团筑路地段都是第3、第13师团才攻占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物资早被它们给搜刮的一干二净了;而通过乙兵站线运输的物资都是给前线的第3、第13师团的,第27师团被要求自己想办法就地征集补给。
筑路工作十分辛苦,当地却实在是再也搜刮不出油水来,这导致筑路的近一个月时间里,第27师团因为营养不良陆续出现减员。
再不走,第27师团会‘瘫痪’在筑路工地上。
而由于乙兵站线价值太低,6月29日第11军司令部下令将其撤销,所以第27师团白白在烂泥地里浪费了近一个月时间。
日军将一号作战开始前唯一一支得到加强的师团第27师团,就这么耗在了毫无用处的兵站线建设上,对于减轻湖南国军当面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否则湖南国军会崩溃的更快也更彻底。
由此可见日军在一号作战的排兵布阵上也是颇有问题的。
而藤原彰的第三中队再一次成为了全师团的最后卫部队,驻守在了平江和浏阳之间的X段村(这里藤原彰记录为岳阳段村,村名一般是两字,应该是记错了村名)。该村距离平江25公里,距离岳阳则为40公里。
大家有没有感到好奇,为何藤原彰的中队总是为全军殿后呢?
本篇就到这里了,下一篇继续介绍藤原彰中队在湖南的侵略轨迹。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