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地铁规划变更引关注:7号线绕开西安站,能否缓解北大街站压力成疑
长安区大学城的小张每天早晨7点出门,却要花近20分钟才能走到最近的公交站台,再换乘两趟公交车才能抵达高新区实习公司。“看着地图上直线距离不过几公里的地铁规划,我们这些学生都盼着能有一个更近的站点。”他苦笑着说。 这样的期待并非个例。西安地铁7号线一期自规划公布以来,就在沿线多个区域引发了广泛讨论。这条规划中长达49.5公里的线路,将连接长安大学城、高新区、老城区和国际港务区等重要区域,设22座车站,并与10条既有或规划中的地铁线路形成换乘点。 目前7号线的规划站点平均间距约2.5公里,在一些人...
长安区大学城的小张每天早晨7点出门,却要花近20分钟才能走到最近的公交站台,再换乘两趟公交车才能抵达高新区实习公司。“看着地图上直线距离不过几公里的地铁规划,我们这些学生都盼着能有一个更近的站点。”他苦笑着说。
这样的期待并非个例。西安地铁7号线一期自规划公布以来,就在沿线多个区域引发了广泛讨论。这条规划中长达49.5公里的线路,将连接长安大学城、高新区、老城区和国际港务区等重要区域,设22座车站,并与10条既有或规划中的地铁线路形成换乘点。
目前7号线的规划站点平均间距约2.5公里,在一些人口密集区域,这样的站间距引发了不少居民的疑虑。长安大学城区域涵盖了6所高校约12万师生,以及8到9个大型社区。从西北大学到邮电大学之间约3.2公里的距离内没有设置站点,这意味着不少师生和居民需要花费15-20分钟步行时间才能抵达最近的地铁站。
在高新区,西部大道到山王口站之间4.1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华为、中兴等大型企业,日常通勤人口预计达20万。一些软件新城的员工发现,从造字台站到软件新城核心区的实际步行距离超过3公里,他们希望能在燕环路附近增设站点,以缓解通勤压力。
国际港务区到绿城西安全运村区域的居民则面临着不同的难题。虽然距离最近的奥体中心站直线距离约两公里,但中间隔着急速通行的快速路,雨天步行至地铁站需要28分钟,公交接驳则需要等待20分钟车次。随着长安云、西安科技馆等公共设施的开放,缺乏直达地铁的问题日益凸显。
老城区的居民则关注着另一个变化:最新规划方案中,7号线可能不再经过西安火车站。一些市民表示不解:“西安站目前日均12万人次换乘,地铁分担率已达30%。4号线客流已接近饱和,如果7号线绕开火车站,将错过缓解2号线北大街站压力的机会。”
针对这些争议,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2025年9月15日发布了《关于西安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公示》,明确提出对于新增车站的申报时间截止到10月31日。这意味着沿线居民还有40多天的时间准备申请材料。
根据要求,申请增加站点需要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和方案论证,包括:半个月高峰期人流数据测算、增设站点的必要性说明、具体的选址设计方案和投资分摊方案,以及在合法征集基础上、至少1万人签名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请愿文件。
在线征集签名在一定条件下是合法的。如果征集签名的目的是为了合法的诉求,如发起公益活动、推动某项政策的修改等,且征集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那么就是合法的。签名者应当是自愿参与的,不能通过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签名。
一些社区居民已经开始行动。他们组织志愿者在早晚高峰时段统计人流量,测量最佳站址与周边建筑的距离,并咨询交通规划专家的意见。“我们需要用数据和专业方案来说话,而不仅仅是表达诉求。”一位正在收集签名的社区负责人表示。
地铁规划专家指出,站点设置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除了服务人口和出行需求外,还要考虑地质条件、工程可行性、运营效率等多重因素。7号线设计时速为80公里,采用6A编组列车,旨在提供快速的跨区域交通服务。过多的站点可能会降低线路的运行效率。”
与此同时,关于7号线是否应该从快线调整为普通线的讨论也在继续。一些观点认为,调整为普通线并实行大站快车和大小交路的运营模式,可以更好地平衡运行效率和出行便利性。
在航天城车站工程回填项目进行中的同时,地铁15号线即将开启空载试运行。西安地铁网络日益发达,目前客流最高纪录已接近600万人次。7号线作为贯通主城区的最后一条主干道地铁线路,其规划决策将对城市交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沿线居民的建议和诉求正在通过正式渠道反映给规划部门。规划部门表示将充分考虑各方意见,在技术可行性和公共服务需求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地铁建设不仅是交通工程,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7号线一期南起长安区的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站,北至高陵区的耿镇站,连接多个重要区域,其站点设置将直接影响沿线数十万居民的日常出行和区域发展。
随着10月31日截止日期的临近,更多社区居民加入到数据收集和签名征集中。他们希望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为自己争取更便捷的出行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