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海军黄岩岛搞军演,加澳军舰又闯台海,我军全程紧盯不放!

就在中国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当天,菲律宾、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海军舰艇编队出现在黄岩岛以东约60海里的海域,开展所谓“联合巡航”。 这不是巧合,这是精心选择的时机——在中国全国聚焦历史纪念与国家尊严的时刻,它们试图用舰艇的航迹在南海划出一道挑衅的刻痕。 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其周边海域属于中国主张的传统海疆线范围。 三国军舰集结于吕宋岛西海岸圣安东尼奥附近,名义上是“多边海事协作”,实则是一次有预谋的联合示威。 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天还有四国军机参与空中配合。 虽然美国军机未公开露面,但...

就在中国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当天,菲律宾、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海军舰艇编队出现在黄岩岛以东约60海里的海域,开展所谓“联合巡航”。

这不是巧合,这是精心选择的时机——在中国全国聚焦历史纪念与国家尊严的时刻,它们试图用舰艇的航迹在南海划出一道挑衅的刻痕。

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其周边海域属于中国主张的传统海疆线范围。

三国军舰集结于吕宋岛西海岸圣安东尼奥附近,名义上是“多边海事协作”,实则是一次有预谋的联合示威。

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天还有四国军机参与空中配合。

虽然美国军机未公开露面,但行动协调高度同步,很难让人相信背后没有美方的战术引导。

这种“隐身主导、盟友出面”的模式,已成为近年来美国在印太地区施压中国的标准操作。

巡航结束后,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军舰并未返航,而是径直北上,穿越台湾海峡。

这一举动彻底暴露了其战略意图:不仅要在南海搅局,还要在台海制造紧张。

它们试图用一次连续性航行,同时挑战中国在南海与台海两个核心利益区的底线。

台湾海峡从来不是“国际水域”。

海峡最宽处不足220海里,最窄处仅70海里,两岸领海相向延伸后,中间仅剩专属经济区通道。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36条,外国军舰可在此类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中享有“无害通过”权,但前提是:不得损害沿岸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不得进行军事演习、情报搜集或武器测试;必须事先通报并通过合法程序获得许可。

而加澳军舰此次穿航,既未通报,也未说明目的,更未承诺“无害”。

它们的行为,已构成对中国主权的直接侵犯。

中国军队没有等待事态升级。

南部战区海军迅速派出052D型导弹驱逐舰焦作舰(163号)与054A型护卫舰衡阳舰(568号)前出应对。

这两型舰艇代表中国海军现役水面主力:052D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与垂直发射系统,具备区域防空与对海精确打击能力;054A则以反潜与中程防空见长,是远洋护航的核心力量。

它们的任务不是拦截,而是全程监视、识别、记录。

中方舰艇放飞直-9舰载直升机,低空抵近外军编队。

双方最近距离一度压缩至20海里以内。

在这个距离上,舰载光电系统可清晰捕捉对方甲板作业、雷达开机状态、通信天线指向等战术细节。

中方通过这次抵近观察,完整掌握了三国海军演练的科目设置、通信频段、编队协同模式及应急反应流程。

这不是简单的“盯梢”,而是系统性的情报采集——为未来可能的对抗积累数据基线。

当加澳军舰转向台海,中方的应对立即升级为多军种协同。

海军舰艇继续海上伴随,陆军航空兵则从福建方向出动两架武直-10武装直升机,实施低空空中监控。

武直-10虽为陆军装备,但其挂载能力支持反舰导弹模块,具备对海打击潜力。

它的出现,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对台海的管控覆盖海空全域,不存在“监控盲区”。

这种立体化响应能力,源于中国军队近年来高强度的联合作战训练。

南部战区已具备在24小时内完成海、陆、空、火箭军多维力量整合的能力。

外军的一次穿航,触发的是整个战区作战体系的联动。

这不是临时拼凑的应对,而是日常战备状态的自然延伸。

黄岩岛的战略价值不容低估。

它扼守南海东北出口,与巴士海峡形成掎角之势,是控制南海与西太平洋海上通道的关键节点。

任何国家在此区域的军事存在,都直接威胁中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

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后,中国已实现对该岛的实际管控。

此后,岛礁建设、常态化巡航、海警执法三位一体,构筑起牢固的主权屏障。

此次三国军舰刻意选择黄岩岛以东活动,就是要试探中国对这一屏障的反应阈值。

而台海问题更为敏感。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事实。

台湾海峡的法律地位清晰:其内水、领海属中国主权范围;毗连区与专属经济区,中国享有主权权利与管辖权。

外国军舰所谓“航行自由”,必须严格限定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内,且不得违背沿岸国法律。

加澳军舰无视中国法律,擅自穿航,本质上是以“自由”之名行侵犯之实。

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国内对这类远距离军事行动并非没有争议。

加拿大海军现役主力舰艇数量有限,长期部署于西太平洋,不仅增加舰艇损耗与维护成本,还可能将本国卷入不必要的地缘冲突。

澳大利亚部分战略学者也指出,过度配合美国在南海与台海的行动,正在损害其对华经贸关系,而这种损害短期内难以弥补。

但这些理性声音在政治决策中往往被边缘化——政客更看重的是在盟友体系中的“忠诚度表演”。

特朗普于2025年再度入主白宫后,美国对华战略竞争进一步激化。

其印太司令部频繁推动盟友参与“自由航行行动”与联合军演,试图构建多层次围堵网络。

加澳菲此次行动,正是这一战略的直接产物。

它们以为,通过小规模、高频次的前沿存在,可以逐步侵蚀中国的战略耐心。

但它们严重误判了中国的反制能力与意志。

今天的中国海军,已拥有全球第二的舰艇总吨位,055型万吨大驱、075型两栖攻击舰、双航母编队常态化部署,南海岛礁配备远程警戒雷达、防空导弹与快速反应部队。

面对外军挑衅,中国不仅能实时监控,还能在必要时实施精确反制。

实力,才是主权最硬的底牌。

中国的态度始终明确:不主动挑衅,但绝不容忍侵犯。

南部战区发言人强调,“任何妄图在南海搞事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基于能力的绝对判断。

此次行动中,中方全程保持专业克制:未开火、未拦截、未发布激烈声明,但通过严密监视与情报收集,清晰划出了红线。

未来,中国极有可能在南海与台海推动建立更规范的外国军舰活动规则。

例如,要求提前通报、限定航线、禁止军事演练等。

这不是限制“航行自由”,而是防止“航行滥用”。

规则必须由中国主导制定,因为主权不容谈判。

这场发生在阅兵日的海上对峙,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小国家正被推向前线。

菲律宾放弃与中国的双边协商机制,转而依赖外部力量;加澳则陷入“战略表演”陷阱,以为军事存在等于战略影响力。

它们忽视了一个基本逻辑:在主权问题上,中国没有妥协空间。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礼炮轰鸣,老兵敬礼,战机编队掠过长空。

而在南海与台海,中国军人以舰艇为笔、以雷达为眼、以直升机为翼,在海天之间书写另一种忠诚。

他们不在聚光灯下,但他们的存在,就是国家主权最坚实的盾牌。

那些试图在中国家门口测试底线的国家,必须认清一个事实:今天的中国,既有捍卫和平的诚意,也有粉碎挑衅的绝对能力。

你若尊重主权,通道永远敞开;你若执意挑衅,回击必将精准而坚决。

南海是中国的海,台海是中国的海——这不是主张,这是现实。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足球资讯

电话:

邮箱:

QQ:

足球资讯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