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席大洗牌?杜锋恐遭重罚,主帅人选悬念升级
广东宏远,这四个字,在CBA就跟王朝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提起杜锋,脑子里冒出来的就是他在场边暴跳如雷,对着球员狂喷的画面。那种感觉,好像天塌下来,有他顶着。 整个赛季,他们磕磕绊绊,但一到季后赛,那股王者气质就又回来了。所有人都觉得,今年的冠军,还是得看广东的脸色。 谁能想到呢? 决定这个篮球帝国命运的,居然不是场上你来我往的得分,也不是什么精妙绝伦的战术。 是一份报告。 一份冰冷冷的,写着“阳性”两个字的检测报告。 一瞬间,杜锋和他的球队,好像被人从背后推了一把,直接推到了悬崖边上。 惊雷是...
广东宏远,这四个字,在CBA就跟王朝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提起杜锋,脑子里冒出来的就是他在场边暴跳如雷,对着球员狂喷的画面。那种感觉,好像天塌下来,有他顶着。
整个赛季,他们磕磕绊绊,但一到季后赛,那股王者气质就又回来了。所有人都觉得,今年的冠军,还是得看广东的脸色。
谁能想到呢?
决定这个篮球帝国命运的,居然不是场上你来我往的得分,也不是什么精妙绝伦的战术。
是一份报告。
一份冰冷冷的,写着“阳性”两个字的检测报告。
一瞬间,杜锋和他的球队,好像被人从背后推了一把,直接推到了悬崖边上。
惊雷是在季后赛后炸响的。外援吉伦沃特,药检没过。
不是什么误服感冒药,也不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烧烤。一查,是大麻代谢物。
这东西一出来,性质就完全变了。
更要命的是,吉伦沃特自己也痛快。他直接承认,连B瓶复检都放弃了。这一下,连最后一点挣扎的余地都没了。等于他自己告诉全世界:没错,就是我干的。
这颗雷,直接在整个中国篮球圈炸开了锅。
一开始,很多人觉得,这事儿不就是处理一个外援嘛,禁赛、罚款,换个人就行了。广东队家大业大,不差这一个。
但很快,大家就发现不对劲了。
这火,烧着烧着,竟然烧到了主教练杜锋的身上。
有个规则,很多人都不知道,特别狠。
叫“主教练连带责任”。
说白了,就是你的运动员,如果因为兴奋剂问题被禁赛四年以上,那你这个当主管教练的,也别想跑。起步就是禁赛两年,最高可以让你这辈子都别再碰篮球。
这简直就是现代版的“连坐”。
一个人的行为,直接捆绑了另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吉伦沃特的最终判决,就像一把悬在杜锋头上的剑,随时可能掉下来。
杜锋冤不冤?
从他个人来说,他可能真不知道。但规则就是规则,它不管你冤不冤。它要的是一个结果,一个态度。
这下,压力全到了杜锋这边。他多年积累的铁帅形象,那些冠军奖杯带来的光环,在这条规则面前,显得那么脆弱。
事情走到这一步,是不是就彻底没救了?
好像也不是。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也就是那个WADA,这两年出了个新规。里面有个条款,简直就像是为这种情况量身定做的“魔鬼条款”。
它说,吉伦沃特检测出来的这种“滥用物质”,如果运动员能拿出铁证,证明两件事:第一,东西是在比赛之外用的;第二,用它跟提高比赛成绩没半毛钱关系。
只要你能证明,并且老老实实去完成官方指定的治疗计划。
那么,原本可能是两到四年的禁赛,可以直接给你打个骨折,缩短到一个月。
这简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
但想抓住它,比登天还难。
证据呢?你怎么去证明你用那个东西的时候,没想着比赛?人心隔肚皮,这事儿谁也说不清。举证的责任,全在运动员自己身上。
广东队和杜锋,就像在走一条漆黑的钢丝,底下是万丈深渊,而远处那一点点光,就是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证明任务。
CBA历史上不是没有过类似的事。
好几年前,陶汉林也出过事,检测出来的是“瘦肉精”。
最后怎么处理的?俱乐部拿出了一大堆证据,证明他是在外面吃了受污染的烤串,属于误服。最后,篮协免除了他的禁赛。
但吉伦沃特这事儿,跟吃顿烧烤能一样吗?
一个是被动摄入,一个是主动使用,性质天差地别。他自己都承认了,再想往“误服”上靠,门儿都没有。
真正能跟他情况对比的,是2019年山西队那个外援,富兰克林。
同样是涉大麻,富兰克林最后被禁赛了六个月。
可吉伦沃特这次,是在万众瞩目的季后赛,影响比常规赛恶劣多了。联盟为了形象,为了杀一儆百,手里的刀,只会更重,不会更轻。
这么一想,杜锋的处境,就更危险了。
一旦最坏的情况发生,杜锋真的被长期禁赛,那广东队怎么办?
王朝的王座,总不能空着。
马上就有人开始琢磨接班人的事了。
呼声最高的,是朱芳雨。
他现在是总经理,以前也当过代理主教练,球员、球迷、管理层,他都熟。让他来,起码能稳住军心。
还有人提任骏飞,老队长,球商高,懂战术,是杜锋战术在场上的延伸。可他毕竟还是个球员,经验太少。
但最让人纠结的,是那个外籍助教,伊戈尔·科科什科夫。
说起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但要说他的履历,那简直是金光闪闪。
他带过斯洛文尼亚国家队,就是有东契奇的那个队,拿了欧锦赛冠军,创造了历史。
他还是NBA历史上第一个在欧洲出生和长大的主教练,在菲尼克斯太阳队干过。在NBA当了二十多年的助教。
这水平,放在CBA,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的。
可他的问题也跟他的优点一样突出。
语言不通,文化不熟。让他来带一支人情世故这么复杂的CBA冠军队伍,他能镇得住场子吗?他那些顶级的战术理念,能顺利地传达给本土球员吗?
这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悖论。
一边是战术水平顶尖但可能水土不服的国际名帅。
另一边是能无缝融入球队文化但执教经验欠缺的自己人。
这个选择题,太难了。它考验的,不仅是广东队的智慧,更是他们对未来的赌博。
当一座大厦摇摇欲坠时,你才会发现,原来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冠军的荣光,有时候,就这么被一纸报告撕开了一道口子。
风暴过后,会是什么样呢?或许,只剩下一声悠长的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