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失踪近半月驴友已寻获
凌晨三点的秦岭山脉笼罩在一片诡异的静谧中,灌木丛中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夜鸟的啼叫。 手电筒微弱的光斑在山路上忽明忽暗,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影正喘着粗气向上攀爬。 领头的中年男子突然停下脚步,扶着树干深吸一口气。 撑不住了,我得下山。他用浓重的陕西口音对后面的同伴说。上海来的王俊看着这个刚结识三天的陌生队友,满脸都是不解:这么快就放弃了?我们才走了一半路程。作为资深驴友,王俊不知道这次临时起意的登山活动,竟会成为他人生中最漫长的十四个昼夜。 王俊最终选择独自前行。此刻他的背包里只有简单的干粮和两瓶水,...
凌晨三点的秦岭山脉笼罩在一片诡异的静谧中,灌木丛中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夜鸟的啼叫。
手电筒微弱的光斑在山路上忽明忽暗,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影正喘着粗气向上攀爬。
领头的中年男子突然停下脚步,扶着树干深吸一口气。
"撑不住了,我得下山。"他用浓重的陕西口音对后面的同伴说。上海来的王俊看着这个刚结识三天的陌生队友,满脸都是不解:"这么快就放弃了?我们才走了一半路程。"作为资深驴友,王俊不知道这次临时起意的登山活动,竟会成为他人生中最漫长的十四个昼夜。
王俊最终选择独自前行。此刻他的背包里只有简单的干粮和两瓶水,心脏病药放在最外侧的口袋里。他记得出门前妻子的叮嘱:"你这毛病可不能上高山啊。"但也仅仅是记得而已。海拔越来越高,王俊的脚步开始变得沉重。天色渐暗,他决定找个山洞过夜。就在寻找宿营点时,一块松动的岩石突然从他脚下滚落,整个人失去了平衡......
秦岭深山里的知了似乎永远不会疲惫地鸣叫着。周至县派出所接到报警时,王俊已经失联超过48小时。妻子发给警方的信息里写道:"他有心肌缺血病史,随身带着硝酸甘油片。"搜救队长老李看着这条消息,眉头拧成了疙瘩:"这种身体状况还敢往鳌太线闯?"老李参加过三十多次救援行动,熟悉这片山区每年都会吞噬几个贸然闯入的生命。
十多支救援队陆续进山。太白县的王大叔带着自家养的土狗加入了搜寻队伍:"这狗鼻子灵得很,去年帮我们找到过三个迷路的大学生。"无人机在山谷上空盘旋,红外热成像仪扫描着每一寸可疑的区域。山路边的树上系着五颜六色的布条,这些都是过去救援时留下的标记。参与搜救的小伙张强把自己手机里存的卫星地图放大仔细查看:"要是掉进南边那个峡谷可就麻烦了。"
王俊被卡在陡峭的石缝里动弹不得,右腿传来阵阵剧痛。他知道自己肯定是骨折了。身边的水早就喝完,药片也只剩下最后三粒。白天炽热的阳光和夜晚刺骨的寒冷交替折磨着他。迷迷糊糊中,他想起妻子常说的那句话:"你就是太倔。"饥渴和疼痛让王俊开始出现幻觉,他感觉远处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
第十一天的清晨,救援队员老刘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发现了一个背包。循着这个线索往下搜索,终于在某处峡谷底部发现了奄奄一息的王俊。当救援绳缓缓放下时,意识模糊的王俊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撑住啊兄弟,马上送你去医院!"老刘大声喊着。随队的医生立即检查了他的伤情:"右腿胫骨骨折,脱水比较严重,得赶快补充电解质。"
秦岭山脉的营救行动每年都在上演。当地林业局的数据显示,光是鳌太线路去年就发生了二十多起遇险事件,动用救援力量超过两千人次。资深登山教练陈明在接受采访时说:"很多驴友把户外运动想得太简单了,实际上专业装备和安全意识缺一不可。"陕西户外运动协会去年发布的安全指南被许多驴友当成耳边风,至今印发的十万册宣传折页还剩七万多册堆在仓库里。
王俊的妻子在医院走廊里来回踱步,急救室的灯一直亮着。得知丈夫获救的消息时,她既庆幸又懊恼:"这回可要给他长点记性。"病房外的电视机里正播放着近期发生的另一起登山事故报道。医生走出来告诉她:"病人情况稳定,不过以后可不能再进行高强度运动了。"
许多经历过秦岭救援的工作人员都有相似的感慨。护林员老马统计过,去年他参与救出的十五名驴友中,有十二个都是在网上临时组队的陌生人。"这种搭伙方式太危险了,彼此不了解对方的体能情况,一出事就手忙脚乱。"他说着摇摇头,又拿起望远镜继续巡视这片熟悉又危险的山林。
康复后的王俊坐在轮椅上整理着自己的登山装备,医生的诊断书就放在茶几上。他看着手机里几个户外论坛的未读消息,突然想起了那天在山上看到的最后一片星空。这次重获新生的经历让他开始重新思考,翻出了柜子里落灰已久的陕西户外运动协会安全手册。窗外知了又开始没完没了地叫着,仿佛在提醒着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