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原著观点:冷清秋实为功利者,所谓清纯系伪装
葡萄藤上永远也长不出百合花,就像两条平行的线,永远不会相交。 白秀珠和金燕西早就开始交往了,他们的关系大家都清楚,几乎要公开了。冷清秋知道金燕西已经订婚给白秀珠,但她还是选择了和金燕西在一起,甚至怀孕了。她拿出腹中的孩子威胁金燕西娶自己,否则就离开。金燕西没办法,只能娶了冷清秋。 那一刻,孩子成了豪门婚姻中的筹码,成了她向上爬的工具,而非一具活生生的血肉,是她身上的骨血。 冷清秋其实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柔弱。她性格向来强势,只是在表现上会刻意装出柔弱的样子,因为她擅长这种伪装。 就连她最喜爱的...
葡萄藤上永远也长不出百合花,就像两条平行的线,永远不会相交。
白秀珠和金燕西早就开始交往了,他们的关系大家都清楚,几乎要公开了。冷清秋知道金燕西已经订婚给白秀珠,但她还是选择了和金燕西在一起,甚至怀孕了。她拿出腹中的孩子威胁金燕西娶自己,否则就离开。金燕西没办法,只能娶了冷清秋。
那一刻,孩子成了豪门婚姻中的筹码,成了她向上爬的工具,而非一具活生生的血肉,是她身上的骨血。
冷清秋其实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柔弱。她性格向来强势,只是在表现上会刻意装出柔弱的样子,因为她擅长这种伪装。
就连她最喜爱的百合花,也被用作伪装自己的手段。
冷清秋和金燕西的感情,从一开始就像水中捞月,虚幻不实。等到最后分别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从内部开始腐朽了。
葡萄树上从来开不出百合花。
金燕西和冷清秋之间的矛盾自始至终都存在。
冷清秋特别喜欢百合花。当金燕西追求冷清秋的时候,他只做了一些表面功夫。可是,冷清秋偏偏被金燕西那些精致的表面功夫所吸引,甚至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冷清秋始终带着一种“被抢走的”感觉。
金燕西不断地送礼物给她,她心里其实非常喜欢,但在大家面前还是假装矜持,甚至在妈妈面前也这样。但她又不肯直接说出来,只是拿着东西反复看,希望别人能主动说留下来。第一次是这样,第二次还是这样,这种扭捏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掩饰自己内心的渴望。
冷太太见她喜欢得舍不得放下,看在她过生日这一天,不忍心让她不开心,便没有说收下,也没有说退还,让清秋把那个天鹅绒盒子放在了枕头上。
冷清秋假装不知情,甚至还很自然地戴上项链出门炫耀。
据统计,金燕西给冷家送的礼物包括:
搬进落花胡同后,先送了点心和名酒;以拜师为名送了鱼翅酒席;六件绸缎衣服;一双鞋子;看戏的包厢票;看戏回来的酒席;一幅价值不菲的画;价值两千元左右的珍珠项链;订婚的金戒指;还给冷清秋的舅舅宋润卿推荐了差事,并主动借了三百块钱……
这只是不完全的统计,如果真要计算,冷清秋和金燕西这段感情中,她得到的确实不少。
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金燕西偶尔的关心,大多数时候还是让冷清秋得到了好处。
那时候的冷清秋对金燕西一直有一种“考验”的心态。等到金燕西真的把人骗到手,兴趣淡了的时候,冷清秋反而慌了。
因为她明白,自己没有资格骄傲自满。
起初,金燕西追求冷清秋只是出于一时的兴趣,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金荣笑着说:“七爷,你要找的那个人我给你找到了。”燕西问:“我找谁呀?”金荣笑着说:“就是你一直记挂着的那个人。”燕西说:“我记挂着的是谁呀?你这话我越听越糊涂了。”金荣说:“七爷你忘了那天在海淀看到的那个人了吗?”燕西笑着说:“哦!我明白了,你说的是她。你在哪里找到的?别又是瞎说吧?”
冷清秋觉得自己在金燕西心中的地位很高,但她不知道,金燕西早就被温柔乡里的那些人软化了。
冷清秋第一次接受金燕西送的项链时,可能确实有点不知所措。但这次拿衣服料子的事情,却直接暴露了她对知识和文化的认识水平。
清秋笑着说:“下个月有个同学要结婚,我打算做件衣服去参加喜宴。”冷太太说:“既然去祝贺婚礼,藕色的可能太素净了,那就留这件葱绿色的吧。”清秋笑道:“最好是两种都留下。我觉得留两件也不算多。”冷太太说:“我也想留一件。你留了两件,我就不好意思再留了。”清秋说:“妈妈要是想留,就干脆留一件吧。我们留一半,退回一半怎么样?”冷太太说:“也好,但我要留哪一件呢?”她们商量了一阵,都觉得每件都好。冷太太笑着说:“既然这样,我们就全收下,不用退了吧。”清秋说:“我们怎么能收这么多礼物呢?还是退回的好。”最后,她们包了两块钱作为工钱,留下了藕色和葱绿色的绸子。谁知韩妈拿出来时,送东西的人已经走了。于是叫韩观久绕路把东西送到大门口。过了一会儿,东西拿回来了,送的钱也没收。
尽管她在女子学校读书,尽管她是举人的女儿,尽管她的诗文很好,但在这件事上,她实在不应该因为个人的欲望而接受这些东西。
冷清秋知道金燕西送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但她故意装作什么都不懂。她既想在别人面前装出高冷的样子,又想实实在在地享受这些好处。这种矛盾和忸怩,真是虚伪到了极点。
一开始,冷清秋对金燕西的纨绔子弟不屑一顾。然而,随着金燕西日复一日的甜言蜜语和糖衣炮弹的攻击,冷清秋最终彻底沦陷了。
缺乏共同的理解,往往是悲剧的起点。
不管是在结婚前还是结婚后,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想法总是格格不入,从来就没有一致过。
有一天,金燕西问清秋以后有什么打算。清秋说她还想继续上大学。可金燕西不明白她为什么还要上学,于是开口说:
“像我们家,指望你毕业后当个教授,每个月挣个百十来块吗?当然不必。就算追求学问,我五姐六姐都留学回来,四姐还在日本,可她们也没做成什么大事。不就是在家里玩,或者在外面玩吗?书读得再多,又能有什么用呢?”
金燕西和冷清秋的交流,就像是两个人站在不同的台阶上,说的从来都不是一回事。
冷清秋在思考将来如何分开过日子,而金燕西则打算继续他的玩乐生活,把一切都依赖在家里的产业上。两人之间的交流和想法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实际上,冷清秋和金燕西婚姻中的悲剧,根源在于他们无法共享同样的想法和理解。
再说,金燕西当初答应这门亲事真的是因为爱冷清秋吗?一个整天玩世不恭的公子哥,指望他从那种环境中走出来还能保持初心,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金燕西娶冷清秋的原因,其实只是因为冷清秋比较好掌控。
金燕西听了大哥对妻子的抱怨,心里也感到一阵寒意。如果她和白秀珠在一起,婚后肯定鸡飞狗跳,她觉得不适合。这时,冷清秋出现了,她正巧符合这种生活的条件。
说到找女朋友,现代社交圈里的女孩确实不错,但如果要找一个能共度一生、打理家务的伴侣,还是朴实一点的好。如果我娶了那个女孩,我相信她的感情会很专一,性格也会很温柔,不会像社交圈里的女孩那样,不仅不会管束自己的行为,还会反过来管束你。
况且,金燕西娶冷清秋的背后,其实有着很深的利害关系。
不愿娶白秀珠,是因为担心两家日后互相牵扯,万一关系闹大了,收场会很麻烦。但娶冷清秋就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冷清秋的能力有限,只能听命于人。如果想要在家中有更多的话语权,为何不娶冷清秋呢?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冷清秋家的地位在当时并不理想,既不高也不低。如果将来要给冷清秋找个好归宿,只能是找一个门当户对甚至更高的家庭,绝不能找一个地位比她低的家庭。因为以冷清秋的性格,如果嫁给一个地位低的家庭,对她来说简直比死还难受。这时,金燕西的出现正好符合了冷清秋的要求。两人各怀鬼胎,互相算计,为了各自的利益走到了一起,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然而,事实表明:
你越是简单地看待问题,背后可能遇到的麻烦就越多。
而金燕西的父亲金栓早就看穿了这桩婚姻背后的隐患:
你说那个女孩子国文不错吧?我怕她可能看不上我们这种没真本事的人。不过年轻人嘛,有时候禁不住那些花花公子的诱惑。
他心里明白,自己的小儿子虽然吃喝玩乐样样都会,可说到读书上进、干点正经事,那是一窍不通。哪个好人家的姑娘会看上他啊?不是被他表面上看起来不错给骗了,就是冲着他家的权势和财富来的。就连白秀珠,从小跟金燕西一起长大,甚至还一起住过,有过感情,最后也狠下心跟他断了联系。可现在,眼前的冷清秋却非要往他身边凑,这姑娘的眼光真是差得可以。
作为金燕西的父亲,他深知这个家里小儿子的性格特别调皮,总是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
他就是用几个钱来吸引别人。这种婚姻基础不正当,成就了也没啥好。严格说,就是拆白。
作为父亲,他深知小儿子在金夫人溺爱下变得挥霍无度的性格。
整天不务正业,喜欢出入各种娱乐场所,手上有钱就花个精光。能吸引他的女孩并不多,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所以,冷清秋被金燕西吸引,早就在他父亲的预料之中,也没什么奇怪的。
金栓还指着冷清秋的名字批评道:
这名字听起来有点淡。
这还为她日后与金燕西的婚姻不稳定,最终决裂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冷清秋和金燕西从一开始就没有说过真心话。
婚前金燕西对冷清秋许下的诺言有多真诚,婚后面对冷清秋的困难时就有多虚伪。
冷清秋渴望自由,梦想继续上大学,而金燕西只希望她能管理好自己的身份,做好家中的金丝雀。金燕西喜欢在人间游戏,喜欢喝酒玩乐,但冷清秋希望独立自主,渴望摆脱金家的束缚……无论他们说什么,对方总是反对,到最后甚至无法交流了。
冷清秋听了金燕西的话,心里不太高兴,她反驳说:“照你这么说,读书就完全没有用了。不管是谁,都应该从小玩到老。而要过这样的生活,得像你家里那样有钱才行。如果大家都照你的话去做,那世界上就没有人做事了。要吃饭,就没有人种田;要穿衣,就没有人织布。那这个世界怎么运转呢?”
葡萄藤上是不会开出百合花的。
花钱买来的感情,从来都不靠谱。
在原著中,连冷清秋自己也承认,当初她被金燕西的钱财带来的光彩所吸引。
回想过去的一年,我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全错了。那时候觉得穿好衣服、吃好东西、住舒适的房子,甚至坐汽车、雇很多仆人,这就是幸福。可是现在尝遍了这些,却发现并没有什么意思。以前那些活泼开朗的女同学,随便自在的小家庭,无论出门还是在家,心里都没有任何束缚,现在看来,那简直就是自由自在的神仙世界。当时我还担心人家看不起我,认为找个有钱有势的人,其实只是被金钱和虚荣所诱惑,让自己变得不再自尊。读了十年书,新旧知识都有些,结果却出卖了自己的身体,让别人嘲笑。这些书我读得有什么用呢?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冷清秋说她想独立,但后来她坦然接受了自己七少奶奶的身份。之前,她还打着“新时代爱情”的旗号接受金燕西的追求,完全不顾白秀珠和金燕西的关系,公然挑衅白秀珠。甚至在西山别墅里和金燕西有了私情,有了不正当的关系。
冷清秋一直都在被动。
金燕西觉得,冷清秋喜欢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家里的钱和地位。
他在心里总觉得,自己和冷清秋的感情就像是用钱买来的,既虚假又现实。
他为了追到冷清秋,花了不少钱租了个院子,成了冷清秋的邻居。他给冷清秋母女送去了好布料,表面上说是回赠,实际上是想诱惑她们。每次有好吃的,他都会让人送到冷家,还送了冷清秋许多珠宝首饰和四季的衣服鞋子。他还带冷清秋去餐馆吃饭,让她见识外面的世界,甚至带她去看电影,一起出去玩。他不惜时间和金钱,为冷清秋和冷家解决各种问题,从物质到精神上,一步步腐蚀这朵曾经纯洁美好的“百合花”,看着她渐渐沉沦。
而冷清秋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爱上了他。
这一切的背后,全都是因为金燕西家境富裕,靠着金家的背景支撑起来的。
然而,事实已经告诉冷清秋,用钱买来的情感总是靠不住的。
金燕西心想:
既然冷清秋对他的财富情有独钟,他也大方地给了她钱财,因此对他而言,对冷清秋没有任何愧疚之情。
大火过后,冷清秋带着孩子离开了金家,金燕西却一点也不担心。反而在背地里咒骂冷清秋走前引发的大火毁掉了金家上百年的辉煌。金燕西的冷漠让梅丽都看不下去了,直接说他太无情,让人寒心。
但是金燕西是怎么说的呢?他解释道:
你别这么说,我也为了她付出了不少代价。
金燕西付出了什么代价?
这是他的钱,这是他的时间,这是他对享乐的追求,整天沉迷于花天酒地的生活,他在这其中乐在其中,得到的不过是表面上的一点点虚伪的淡泊,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很明显,金燕西觉得他和冷清秋之间的感情非常不值钱。
人心真是难以预料,两个人感情火热的时候,你对她那么好,不到一年,结果就变成这样。看来,用金钱买来的爱情,是靠不住的。
事实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
追求女性的态度不能过于功利。
做任何事情都要稳扎稳打,哪怕一时走了捷径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迟早也会以其他形式偿还。
在书里,冷清秋最后离开了金家,带着孩子去了南方,以全新的面貌开始了新生活,因为她终于意识到:
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就算再怎么努力争取,也不会真正属于你。那些虚幻的东西只能带来短暂的满足,只有保持清醒和独立,才是长久可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