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吹什么王霸之气了,把“散装”买家拧成一股绳,才是真正的杀招

很多人看到必和必拓光速服软,觉得是咱们王霸之气一震,对方纳头便拜。这想法,多少有点爽文入脑。 商业世界里没有玄幻,只有赤裸裸的算计和“不这么干就会死”的现实。所谓的七天反转,根本不是一场临场发飙的胜利,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堪称教科书级别的阳谋收网。 这事儿要扒开了看,特别有意思。 过去很多年,我们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按理说,谁买得多谁就是爷,价格就该谁说了算。但现实魔幻就魔幻在这里,我们这个“大客户”当得非常憋屈,不仅没定价权,还得捏着鼻子用人家的美元结算。 为什么? 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

很多人看到必和必拓光速服软,觉得是咱们王霸之气一震,对方纳头便拜。这想法,多少有点爽文入脑。

商业世界里没有玄幻,只有赤裸裸的算计和“不这么干就会死”的现实。所谓的七天反转,根本不是一场临场发飙的胜利,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堪称教科书级别的阳谋收网。

这事儿要扒开了看,特别有意思。

过去很多年,我们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按理说,谁买得多谁就是爷,价格就该谁说了算。但现实魔幻就魔幻在这里,我们这个“大客户”当得非常憋屈,不仅没定价权,还得捏着鼻子用人家的美元结算。

为什么?

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虽然买得多,但买家是“散装”的。

国内几十上百家钢企,各买各的,各谈各的。这就像一群散客去菜市场买猪肉,你买一斤,他买八两,对着屠夫根本没资格喊价。人家屠夫看你们,就跟看自助餐似的,想切哪块切哪-块,想报多高报多高。

澳洲那几个矿业巨头,就扮演了这个“屠夫”的角色。他们看着一盘散沙的中国买家,心里乐开了花,谈判的时候,可以轻松地玩弄“信息差”和“客户分化”,把利润吃得满嘴流油。

我们当然知道这问题在哪,也尝试过反抗,但效果一直不理想。直到2022年,一个大杀器被放了出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

这个名字听起来平平无奇,但它的使命堪称凶残:把所有散装的钢企采购需求,拧成一股绳。

从此以后,别家钢厂想买矿,不用自己去谈了,中矿集团出面,拿着全国一年的订单量,直接跟必和必拓这种巨头坐上牌桌。

场面瞬间就变了。

以前是N个小买家对一个大卖家,现在是一个超级买家对一个大卖家。这就好比你原来是去4S店挨个问价的消费者,现在你直接代表全国人民买车,张嘴就问:“你们店我包了,打几折?”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中矿集团一出手,第一次集中采购,就把部分铁矿价格硬生生压下来8%。

资本家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报表。这8%,就是从必和必拓的利润里活生生挖出来的,你说他肉不肉疼?

当然,光把拳头攥起来,还不足以让对方彻底服软。万一对方掀桌子不卖了怎么办?

所以,更骚的操作是,我们早就开始满世界找“备胎”了。

以前我们进口铁矿,差不多七成指望澳大利亚,属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人家随时可以拿捏你。现在,我们一边跟澳大利亚谈,一边跟巴西的淡水河谷、南非的库博矿业、甚至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眉来眼去,签了一堆大单。

这就叫“多元化布局”,说白了就是告诉澳大利亚:你不是我唯一的选择。

你这的矿,好是好,但也不是不可替代。你今天要跟我闹脾气,明天巴西和南非的船队,就能拉着矿石填满我的港口。世界很大,不是离了你家地球就不转了。

你看,逻辑就这么简单。

我们把拳头攥起来了。

我们找好了备胎。

我们把刀架在了对方脖子上。

这时候再问一句“哥们,你看人民币香不香?”他能说不香吗?他敢吗?

所以,这次所谓的“七天反转”,本质上是一场压力测试。

必和必拓一开始嘴硬,说只认美元,不过是最后的挣扎,想看看我们的决心到底有多大。属于那种挨揍前习惯性地放两句狠话,给自己壮胆。

结果我们直接暂停了美元计价的澳矿采购。

七天,就七天。

前脚还西装革履跟你讲“原则”,后脚就跑步过来喊“大哥,收了神通吧”。这不叫变脸,这叫求生。就像拳击比赛,你以为对手在跟你拼刺刀,其实人家只是在试探你。当你把火箭筒掏出来的时候,比赛性质就变了,变成了单方面的认怂环节。

必和必拓扛不住,澳大利亚更扛不住。

澳大利亚的经济结构,说好听点叫专注,说难听点就是瘸腿。它的经济命脉就像一份体检报告,别的指标可能还行,但“对华铁矿石出口依赖度”这一项,指针直接爆表,红得发紫。这种报告,医生看了都得嘱咐家属早做准备。

中国市场一感冒,澳大利亚经济就得进ICU。

所以你看澳大利亚总理那个表态,嘴上说着“遗憾”,希望“解决”,实际上潜台词就是:“大哥别闹了,再闹下去我们真的要跪了,有什么条件坐下来谈,都好商量。”

所以别信什么七天逆转的奇迹,这背后哪有什么瞎积薄发,全都是长达三年的“快种快收”式布局,每一步都踩在对方的痛点上。

这事儿对我们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以前用美元结算,就像我们和矿主之间隔着一个叫“美元”的中间商。这个中间商情绪还不稳定,今天高兴了,美元升值,我们买同样的东西就得花更多的人民币;明天不高兴了,美元贬值,又是一轮波动。

最终这些成本波动,会像涟漪一样,一层层传递到下游的汽车、家电、房地产,变成我们生活中“说不清道不明”的物价上涨。

现在用人民币直接结算,等于一脚踹开了这个中间商。

我们用自己的钱,买自己的货,价格更稳定,企业也能更好地控制成本,不用天天盯着汇率心惊肉跳。反映到我们身上,就是买车买房买家电,价格不会再因为太平洋对岸某个大佬一句话就上蹿下跳。

更深远的,是人民币的地位。

过去,美元为什么是世界货币?因为它绑定了石油。你想买石油,就得先换美元。现在,我们正在把人民币和铁矿石、石油这些大宗商品一个个绑定。

今天我用人民币买铁矿,明天沙特用人民币卖石油,后天巴西用人民币卖大豆。用着用着,大家就会发现,诶,人民币挺好用啊,币值稳定,交易方便,关键是背后站着一个庞大又靠谱的中国市场。

慢慢的,用人民币的国家多了,人民币就成了硬通货。

这就是在挖美元霸权的墙角,不是用枪炮,而是用一船船的铁矿石,一桶桶的石油。润物细无声,但刀刀见血。

所以,回过头来看必和必拓这七天的“反复横跳”,你会发现,它从来不是主角。它只是一个信号,一个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微妙而深刻变化的信号。

在这场由统一采购和多元进口构筑的商业博弈里,中国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我们没有高声叫嚷,只是默默地做好准备,然后在最合适的时机,轻轻地问了一句:

“我的规矩,你接不接受?”

对方用七天的行动,给出了最诚实的回答。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足球资讯

电话:

邮箱:

QQ:

足球资讯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