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炮兵组建重炮团,总部急拨3000两黄金,原因何在?
1948年冬天,东北野战军总部突然下拨3000两黄金,只为给一批新缴获的美制155毫米重炮配骡马。 这笔巨款相当于今天的上亿元,却全部用来买马当时的中国,连拉大炮的汽车都凑不齐。 这36门重炮是辽沈战役的战利品,来自廖耀湘兵团的炮兵12团。 每门炮重达数吨,发射的炮弹能摧毁钢筋混凝土工事。问题随之而来:解放军没有足够的重型卡车牵引这些庞然大物。 美制十轮卡在当时是稀罕物,更麻烦的是零件短缺,坏一辆就少一辆。 东野后勤部算过一笔账:用汽车拉炮,需要建立完整的维修体系,这对即将南下的部队来说根本不...
1948年冬天,东北野战军总部突然下拨3000两黄金,只为给一批新缴获的美制155毫米重炮配骡马。 这笔巨款相当于今天的上亿元,却全部用来买马当时的中国,连拉大炮的汽车都凑不齐。
这36门重炮是辽沈战役的战利品,来自廖耀湘兵团的炮兵12团。 每门炮重达数吨,发射的炮弹能摧毁钢筋混凝土工事。问题随之而来:解放军没有足够的重型卡车牵引这些庞然大物。 美制十轮卡在当时是稀罕物,更麻烦的是零件短缺,坏一辆就少一辆。
东野后勤部算过一笔账:用汽车拉炮,需要建立完整的维修体系,这对即将南下的部队来说根本不现实。 参谋长刘亚楼提出改用骡马牵引的传统方案。 一门155榴弹炮需要13匹壮马才能拉动,全军需要组建专门的辎重队。
为什么非要动用黄金? 东北农村当时流行以物易物。 老百姓对解放区新发行的纸币心存疑虑,银元和金条才是硬通货。 负责采购的张英副政委后来回忆:“拿纸币买马,人家摇头;亮出金条,马上牵马过来。 ”
采购行动迅速展开。 6个买马小组带着分到的黄金分赴各地,每个小组正副组长各保管100两黄金。 在瓦房店,却发生了意外:一个副组长带的黄金被通讯员偷走。 调查发现,这名通讯员原是国民党俘虏,看中黄金价值后携款潜逃。
失窃事件没有影响整体进度。 其他小组在短时间内购齐了所需马匹。 新到的骡马在沈阳集中训练,炮兵们学习如何驾驭这些牲畜拉动重炮。 马匹需要适应炮车的声音和震动,训练场整天尘土飞扬。
陈云在东北财经会议上指出:“黄金是稳定货币的压舱石。 ”当时解放区采取黄金本位政策,重要物资采购直接使用贵金属。这批3000两黄金来自缴获的敌产,原本储存在哈尔滨的金库里。
骡马化后的炮兵二十七团很快显示出威力。 在平津战役中,重炮群轰开了天津城墙。 国民党守军惊讶地发现,解放军竟然有美制重炮参战。 炮一师战士形容:“拉炮的马队走过,地面都在震动。 ”
黄金买马的做法其实早有先例。 抗战时期胶东军区就曾用黄金向敌占区购买药品。 东北银行当时储备了大量黄金,专门用于重大战略采购。 叶季壮部长批黄金时特意叮嘱:每笔支出都要有收据。
马匹采购价随市场波动。 一匹好马当时值3两黄金,3000两黄金差不多能买千余匹马。 实际采购中,各组根据马匹品相灵活议价。 有小组在蒙古草原买到优质蒙古马,每匹只合2两黄金。
运输黄金的过程充满风险。 张英带警卫班押运,吉普车里藏着装满金条的箱子。 沿途要经过不少土匪出没的地区,所有人枪不离身。 回到师部后,黄金立即存入临时金库,由双人双锁保管。
丢黄金的通讯员最终在冀东被抓获。 当地群众举报有陌生人突然置办田产,公安顺藤摸瓜找到藏匿的黄金。 案件处理后,东野加强了对解放战士的审查,是涉及财物保管的岗位。
重炮团的机动性解决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铁路运输。 东北铁路局专门调拨平板车皮,将炮车和马厩一起装车运往关内。 每节车皮载两门炮,配套马匹装在相邻车厢,饲料准备了三天的量。
平津前线传来战报:重炮群在张家口战役中发挥关键作用。 155毫米榴弹炮的射程超过国民党军多数火炮,往往能先发制人。 炮兵观测员通过电话线指挥射击,弹着点偏差不超过50米。
黄金的硬通货属性在战后依然。 北平解放后,部分剩余马匹被卖给郊县农民,收回的资金转为部队经费。这种战时的灵活经济手段,成为解放军后勤工作的经典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