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公然战场抗命,却救下了6万大军
1948年3月份,彭老总带着西北野战军从宜川那边往南开拔,就这样,西府陇东的战斗打响了。 西北野战军人少,对战胡宗南和马步芳的11万大军,打得非常不容易。 为了避开敌人的锐气,彭大将军作为总指挥,决定让西野大军离开荔堡镇,朝着肖金那边撤退。 正在撤退的军队头头儿瞧见了彭帅的指令,可他没当回事儿,干脆就在战场上直接违抗命令,坚持让大队人马继续从荔堡镇走开。 这家伙到底是谁啊?为啥他要明着跟总指挥的命令唱反调呢? 【亮眼的开局】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的心腹大将胡宗南,带着14万兵马,分两路...
1948年3月份,彭老总带着西北野战军从宜川那边往南开拔,就这样,西府陇东的战斗打响了。
西北野战军人少,对战胡宗南和马步芳的11万大军,打得非常不容易。
为了避开敌人的锐气,彭大将军作为总指挥,决定让西野大军离开荔堡镇,朝着肖金那边撤退。
正在撤退的军队头头儿瞧见了彭帅的指令,可他没当回事儿,干脆就在战场上直接违抗命令,坚持让大队人马继续从荔堡镇走开。
这家伙到底是谁啊?为啥他要明着跟总指挥的命令唱反调呢?
【亮眼的开局】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的心腹大将胡宗南,带着14万兵马,分两路浩浩荡荡地向延安开拔。
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中共中央秉持着“留住人命,土地日后可复”的想法,从延安转移了出来。
3月19号,胡宗南带着大批军队进驻了早已没人的延安城。
尽管接下来的几场大战里,西北野战军一路领先,连着赢了三次,大大削弱了胡宗南部的战斗力。
不过,西北野战军的每位战士心里都有一股劲儿,盼着早点儿把延安从国民党坏家伙那儿抢回来。
1948年3月份,彭帅和张宗逊将军指挥着西北野战军,从宜川那边一路往南,打响了黄龙山脚下的战斗。
攻下了黄陵、宜君、白水这些地方后,西野的军队把洛川团团围住,打算来个“围住一个地方,引敌人来救,然后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胡宗南被人称作“西北王”,他深知洛川这个地方离西安很近,要是丢了,他就会陷入困境。所以,他连忙调来了第5兵团的5个师前来帮忙。
彭帅见胡宗南的大部队被完全牵制住了,于是只让第三纵队继续围住洛川,其余的军队则分成三队,浩浩荡荡地向宝鸡开拔。
宝鸡是胡宗南的大后方,要是这儿乱了套,他那大军的后勤供应可就全完蛋了。
所以,胡宗南不仅继续派重兵守护宝鸡,还赶紧让西北行辕的副主任马步芳,带着他手下的整编第82师,总共11个旅的军队,火速赶来帮忙。
大坏蛋马步芳心里明白,一旦共产党把西北完全解放,他的逍遥日子就算是走到尽头了。
因此这次他特别认真,一接到命令,立马就带着队伍飞快地出发了。
到现在这个时候,战场上国民党那边已经有11万大军在打,可彭张两位将军带领的西野部队只有6万人。
碰到敌人数量是自己两倍,西野在三面战场上打得十分吃力。
但就算那样,多亏了彭帅的精心策划,西北野战军还是在1948年4月21日再次把延安夺了回来。
洛川一直被西野3纵紧紧包围,终于在4月25日这一天被成功解放。
一连串的胜利让彭帅心里的重担轻了不少,她开始琢磨起接下来的比赛该怎么打了。
他压根儿没想到,自家队伍的一个小差错,竟然让整个战场的形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总指挥的选择】
4月26号,张宗逊带着西野的第一纵队和第二纵队攻下了宝鸡,国民党那边的76师守军,经过这场战斗,差不多被打得溃不成军了。
这事儿让胡宗南吓得脸色都白了,他连忙调动好多飞机,给马步芳的四个步兵团和骑兵团打掩护,让他们火速往宝鸡那边赶。
在敌人的飞机轰炸和骑兵一次次猛攻之下,西野6纵在长武亭口一带的防线被攻破了。
当这个讯息传到彭帅耳里,他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心里明白,刚夺下的宝鸡,怕是保不住了。
正当彭大将军在西野指挥部里绞尽脑汁想办法时,西野第四纵队也碰到了胡宗南部队的猛烈打击。
因为人数远远不如对方,四纵在杏林扶风设置的防线最终被突破了,没办法,四纵只能集结队伍,从这里撤退。
不过这时候,4纵全队都出了一个大问题,他们在撤退时,忘了立刻告诉其他兄弟部队和上面的总指挥部。
这样一来,胡宗南的部队就在凤翔稳稳当当地安下了营寨,还和马步芳的队伍联手,把西野大军给两面夹攻了。
当这个消息飘进彭总的耳朵里,他火冒三丈,猛地一拍桌子,对着四纵的那几位头头一顿训斥。
尽管彭总平时性子急,爱发火,但在战场上,他很少会这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这次四纵的行动让整个西野部队都陷入了险境,气得彭总直骂,说西野的几个领头人真该被严惩不贷。
尽管心里气得不行,可事儿已经出了,只能赶紧想办法搞定,不然情况会越闹越大。
所以彭总下令,让4月28日时在宝鸡的1纵和2纵部队撤出来,往陇东方向转移。
占了便宜的胡宗南可不乐意老对手就这么溜走,所以他让马步芳的大军死死地盯住西野的部队。
战场上,步兵要是没找到个好地方站,碰到骑兵可就吃亏大了,完全处于劣势。
因此,西野部队始终没能甩掉国民党的追赶,大军一直处于危险之中。
彭老总站在中间指挥,嘴唇干得都起皮了。他仔细瞅了瞅地图后,就让张宗逊带着2纵别守荔堡镇了,改去攻打肖金。
彭帅做这个决定,是因为虽然肖金和荔堡镇都是西野大军撤退的重要路线。
不过,肖金这地方离解放军更近,所以从这儿撤军回去,比起从荔堡镇那边走,能省下不少时间。
张宗逊是从黄埔出来的,他是解放军里少有的厉害指挥官,既勇敢又聪明,现在荔堡镇已经完全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当听到彭总的指令时,他不由自主地皱紧了眉头。
想了想,他没有立刻按照总指挥的命令撤退,而是先派人去肖金地区探探情况,瞧瞧敌人有没有在那里安排大量兵力。
不一会儿,侦查的同志就回来了,他们告知说肖金那边至少有敌人两个主力团在驻守。
这话让张宗逊吓了一大跳,心想刚才要是真带着队伍猛冲过去,那肯定就被敌人设下的埋伏一网打尽了。
等那时候一来,西野大军想平平安安地撤走,可就难上加难了。
结果,张宗逊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抉择。
【战场之上公然抗命】
事态万分火急,张宗逊干脆不顾西野总司令彭帅的指令,坚持让队伍从荔堡镇撤走。
这种做法简直就是战场上直接违抗命令,稍有不慎,就得被拉到军事法庭去受审。
但这时候的张宗逊压根儿没心思管这些了。
他急忙下令部队赶紧从荔堡镇撤离,同时安排人给彭总发电报,把肖金那边敌人的分布情况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
收到电报那一刻,彭老总脸上闪过一丝惊讶,接着像是松了口气,心里还有点后怕。
他们都是战场上的勇猛战士,当然心里明白,部队要是从肖金撤退,会遇到多大的麻烦。
虽说眼下躲过了一劫,可形势还是挺严峻,胡宗南和马步芳的部队穷追不舍,他们可都不是好惹的。
所以,彭老总赶紧又让人传话,让大家从荔堡镇撤退,同时他自己带着队伍,一刻不停地往荔堡镇赶,去帮张宗逊带的二纵一把。
这时,张宗逊将军已经带领2纵多次成功抵挡住了马步芳军队的猛烈进攻。
虽然大家拼尽全力想让荔堡镇还留在西野的控制下,但二纵队伍的损失实在太大了。
要是敌人的增援部队追上来,2纵要想再守住荔堡镇可就难上加难了。
就在万分紧急的关头,彭帅的西野部队带着关键兵力及时赶到了。
两队人马汇合后紧紧把荔堡镇守住,为撤退的西野大军开出了一条逃生之路。
击退敌人猛烈攻击后,彭老总迈步上前,紧紧地把张宗逊的手握在了自己手里。
一脸疲倦的张宗逊瞧着彭总那满是感激又带着点后怕的眼神,不禁咧开嘴笑了起来。
他拍了拍彭总的肩膀,笑着安慰道:“等咱们恢复元气,非得找胡宗南和马步芳好好算算账不可。”
彭总使劲地点了点头,这次战斗打得真是太憋屈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场子找回来。
这次战斗,我们虽然成功收复了延安,还干掉了国民党军两万多人,但我们西野这边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伤亡人数差不多有1.5万。
说白了,这次算是西野成立以来最尴尬的一次了。
所以在战斗结束后的总结会上,彭老总真诚地反省了自己,他觉得野战军司令部得为这次部队遭受的重大伤亡承担主要责任。
接着,他对四纵的主要指挥人员进行了严厉的责备,彭总毫不留情面,那严厉的声音里透出的威严,让在场的四纵将士都吓得心里直哆嗦。
会议结束后,四纵来了个大变动,之前打仗的主力指挥人员大多都离开了四纵的领导位置。
在西府陇东的战斗中,多亏了张宗逊将军果断违抗了不合适的命令,不然的话,西野的6万多士兵可能会遭受巨大的伤亡。
尽管西野后来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难题,但在彭老总和张宗逊将军的带领下,他们很快就想办法解决了。
我们不仅让胡宗南的大军全军覆没,让陕西和甘肃获得了解放,还一举铲除了在甘肃青海横行霸道几十年的马家军阀。
到这个时候,国民党在咱中国西北的掌控彻底没了,西北地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几千年和平日子。
1955年全军举行授衔仪式时,因为张宗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建立了诸多功劳,所以他被授予了开国上将的荣誉。
张宗逊将军战场经验丰富,授衔后便担任了中央军委军事训练和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的职务,主管全军的训练事务。
后来,多亏了张宗逊将军的支持,“郭兴福训练法”才在全军中流行开来,大家都抢着学。
【结语:】
在战场上,张宗逊将军是个心思敏捷的聪明人,为了保存队伍的战斗力,他敢于违抗直接的军令。
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从这点可以看出,张宗逊将军不仅有很强的革命决心,还特别有出众的生活智慧。
“张宗逊将军是皇家卫队的高手”——夏明星,《党史大观》,2008年第5期。
《第一野战军征战纪实》——由第一野战军战史编辑团队整理
#百家说史# #6月发文冲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