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内,内塔遭三大打击,三十二国联合进攻,伊朗觅获以色列弱点
2025年7月16日到17日这24小时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接连遇到三次重创,中东这个“小霸王”的军事光环似乎开始暗淡下来。 7月16日深夜,以色列多个地区响起空袭预警,夜空中也门胡塞武装的导弹划破天际,特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遭到“祖法尔”弹道导弹袭击,导致机场陷入瘫痪状态。 埃拉特港以及内盖夫地区也遭遇了袭击,几千名以色列居民惊慌失措,只得仓促赶往防空洞避难。 让以色列心头一紧的是,内盖夫地区正是核设施的所在,胡塞武装这次的举动传递了一个很明确的信号——他们具备威胁以色列战略要地的实力。...
2025年7月16日到17日这24小时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接连遇到三次重创,中东这个“小霸王”的军事光环似乎开始暗淡下来。
7月16日深夜,以色列多个地区响起空袭预警,夜空中也门胡塞武装的导弹划破天际,特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遭到“祖法尔”弹道导弹袭击,导致机场陷入瘫痪状态。
埃拉特港以及内盖夫地区也遭遇了袭击,几千名以色列居民惊慌失措,只得仓促赶往防空洞避难。
让以色列心头一紧的是,内盖夫地区正是核设施的所在,胡塞武装这次的举动传递了一个很明确的信号——他们具备威胁以色列战略要地的实力。
胡塞导弹威胁与叙利亚反击风险
中东的夜空一直不曾平静,可是在2025年7月16日深夜,那爆炸的声音特别刺耳,胡塞武装的导弹团队和无人机力量联手,对以色列的多个地点展开了一轮新的袭击。
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机场被“祖法尔”弹道导弹准确击中,导致机场停摆不前,埃拉特港以及内盖夫地区也难逃一劫,空中警报在以色列城市不断回荡。
胡塞武装明确表态要继续在红海和阿拉伯海展开海上封锁,阻挡所有与以色列有关的航运,不会解除,直到账以色列结束在加沙的军事行动。
高超音速导弹这个尖端武器,既是美国也以色列都还没掌握的技术,现如今竟成为胡塞武装手里的杀手锏。
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网和美制“萨德”系统,在遇到这种超音速武器时显得捉襟见肘,胡塞武装的威胁早已不止停留在嘴上,之前他们已经击沉了两艘朝以色列驶去的货船,展示了真正的封锁本事。
让以色列更愁眉不展的是,内塔尼亚胡不久前去美国拜访时,曾请求特朗普帮忙打击胡塞武装,可结果却没有得到回应。显然,美国也不打算为了以色列,再跟这个难缠的对手玩命。
执政联盟崩溃与内塔尼亚胡的末路
随着外头压力越来越大,以色列国内的政坛也掀起了阵阵风浪,7月16日晚上,沙斯党这个执政联盟的成员就宣布退出了内塔尼亚胡政府。
紧接着,17日,以色列多位沙斯党成员的部长们都宣布了辞职,这些辞职将在28个小时内正式生效。
辞职的名单上有内政部长、社保部长、劳工部长等一串高级官员,这一幕可不是孤零零发生的——7月14日深夜,以色列UTJ党也宣布退出了内塔尼亚胡的执政联盟。
在短短两天里,两个政党纷纷退出,导致执政联盟在议会的席位就快“跌破半数”,内塔尼亚胡的政府面临垮台的危险,说不定还会引发提前选举。
这次政治风暴的引发点,得归咎于关于兵役豁免制度的争论。到了2025年7月6日,以色列国防军宣布要征召5.4万名极端正统派犹太教徒(哈雷迪人),一下子就动摇了内塔尼亚胡执政联盟的根基。
极端正统派的年轻人一直以“研习妥拉”来免服兵役,这个延续了77年的老传统被拆散了,引得他们非常不满。与此同时,世俗派士兵的家属们举着“棺材不该就我们背”这样的标语上街示威抗议。
以色列已有超过三千名士兵阵亡,实际数字可能还要高一些。在这场不断吞噬生命的战火面前,哈瑞迪人的特权成了其他以色列人眼里的刺儿。
内塔尼亚胡此刻正处在一场严峻的司法风暴中,7月16日他得去开听证会,这案件追溯到2020年开始查。要是罪被判定,他不仅要辞掉总理职位,最高还能被判监禁10年呢。
32国联合施压与道德高地的丧失
7月16日,世界各地都在关注以色列的情况,兄弟哥伦比亚和南非联合搞了场海牙集团的部长级会议,这是第一次啊,32个国家的代表和联合国的专员都出席了,真是空前的盛况。
这次会议的宗旨就是希望用法律和外交手段,结束巴以之间的纷争,阻止以色列对加沙的军事打击和非法占领。联合国官员弗朗西斯卡·阿尔巴尼斯·莫尔还说,这可是过去20个多月里最重要的政治进展了。
不仅是在外交舞台上,国际压力不断升温。7月17日,以色列军队攻击了一座容纳流离失所民众的加沙天主教堂,导致3人丧生,9人受伤。这一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以色列总理府随即发表声明,表示对教堂被袭“感到非常遗憾”,国防军解释说这次事件是因为“炮弹碎片误击”所致。美国总统特朗普打电话给内塔尼亚胡之后,以色列同意将这次袭击归咎为“误判”。
自2023年10月阿以冲突再次爆发以来,以色列军队在加沙的行动已导致超5.8万人丧生,期间多次对学校、难民营和医院进行轰炸,原因都说是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藏在里面。
全球许多国家对以色列的忍耐似乎快到极限了,虽然有32个国家联合起来对以色列施加压力,但大家都知道,以色列持续对加沙发动攻势、在中东地区不停轰炸的底气,主要还得归功于美国的 backing。
这回,美国对国际社会的谴责保持了沉默,试图和以色列一起无视那普遍的反对和谴责声,可反对的声音越发汹涌,把以色列推到了巨大的外交和国际压力之下。
以色列的天空如今变得不再安稳,胡塞武装的先进高超音速导弹威胁着内盖夫的核电站,叙利亚废墟上崛起的反以武装力量正在逐渐集结,来自32个国家的代表在海牙联手施压,向以色列施加压力。
内塔尼亚胡如今站在悬崖边上,执政联盟快摧毁了,政治生涯估计要提前结束。贪腐审查还在进行,可能会被判十年牢。曾经紧密合作的美国,在这次危机中却表现得格外沉默。
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实力正慢慢被削弱,导弹和核原料都放到这地区的赌桌上,那个曾经的小霸王未来的走向,比大马士革头顶的硝烟还要让人迷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