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重锤砸向骑墙印度,莫迪“钢丝外交”的崩解时刻
2025年8月1日,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准时砸向印度。 白宫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 但揭开这层遮羞布,真正的导火索却是印度把俄罗斯石油转手倒卖给欧美,动了美国能源巨头的蛋糕。 更讽刺的是,莫迪曾公开号召印裔为特朗普助选,如今却成了首个被“盟友”开刀的对象。 特朗普嘴上说着“印度买俄油助长战争”,私下的算盘却打得噼啪响。 印度从俄罗斯进口打折石油,精炼后高价转售欧美,直接让西方对俄制裁形同虚设。 美国能源企业眼睁睁看着订单被抢,而这些企业正是特朗普竞选的最大金主。 白宫曾威...
2025年8月1日,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准时砸向印度。 白宫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 但揭开这层遮羞布,真正的导火索却是印度把俄罗斯石油转手倒卖给欧美,动了美国能源巨头的蛋糕。 更讽刺的是,莫迪曾公开号召印裔为特朗普助选,如今却成了首个被“盟友”开刀的对象。
特朗普嘴上说着“印度买俄油助长战争”,私下的算盘却打得噼啪响。 印度从俄罗斯进口打折石油,精炼后高价转售欧美,直接让西方对俄制裁形同虚设。 美国能源企业眼睁睁看着订单被抢,而这些企业正是特朗普竞选的最大金主。
白宫曾威胁“与俄贸易国加税100%”,但对印度只征25%。 因为美国清楚:若真逼印度切断俄油,印度每年上百亿美元的“中间商利润”就没了,莫迪绝不可能答应。
莫迪政府过去十年在东西方之间长袖善舞:
军事上:左手买俄罗斯S-400导弹(60%装备靠俄),右手购美国MQ-9B无人机;
经济上:既在“金砖”组织里谈去美元化,又参加G7峰会讨好西方;
地缘上:加入美国“印太战略”制衡中国,却和中国年贸易额冲到1400亿美元。
这套“通吃战术”一度让印度吃尽红利:低价俄油、美式武器、西方市场全到手。 但如今
欧美同时对印度翻脸——欧盟谴责印度“破坏制裁”,美国关税大棒砸下,印度瞬间沦为“东西方公敌”。
面对关税重压,莫迪政府陷入两难:
经济账:对美年顺差仅500亿美元,但倒卖俄油利润更高。 更关键的是,俄印用卢比结算石油贸易,俄罗斯拿到卢比后只能回头买印度商品,让印度“一笔生意赢两次”;
政治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已引爆,民众高喊“对美血战到底”。 若莫迪此时让步,等于自毁“印度优先”人设,明年大选必遭反噬;
战略账:美国要求印度“彻底站队”——终止采购俄武器、疏远中国、甚至退出金砖组织。 这等于是要印度自断命脉:60%军备靠俄,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金砖是抗衡西方的筹码。
美国的关税战正把世界推向两大阵营:
西方阵营:欧盟、日韩在美国施压下迅速妥协,连抗议都软弱无力;
新兴市场阵营:巴西、南非、俄罗斯与中国在关税威胁下越抱越紧。 若印度加入,金砖五国将形成30亿人口的共同市场,经济总量反超美国。
但印度仍是最大变数。 它若屈服于美国,等于承认“骑墙外交”破产,沦为美国附庸;若反抗,则需放弃左右逢源,彻底倒向新兴阵营。 无论选哪边,莫迪精心打造的“战略自主”神话都将崩塌。
关税战的硝烟中,莫迪站在钢丝绳中央。 左边是美国的贸易绞索,右边是俄罗斯的能源生命线;身后是国内山呼海啸的民粹声浪,面前是再也回不去的“平衡时代”。 这根钢丝,终于要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