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岳麓山合影,童年偶遇,二十八年后网络重逢
1997年,长沙岳麓山爱晚亭边,一桩看似平常的小插曲,等了28年竟然结了个大团圆。说起来还挺戏剧性——四个新入学的外地大学生出来爬山,随手在景点想合张影,偏偏就遇到了一群长沙本地的小学生兴高采烈闯进镜头。等到大家都快年过不惑,这张合影才终于重新燃起了烟火气,让分散在各地的人再次相认。 牟武军,黑龙江人,那会儿刚从中南大学军训完,跟寝室仨哥们兴致勃勃地集资租了台胶卷相机。地点是岳麓山,四个大一新生,一人顶着一脸青春,把青春定格在镜头里。谁能想到,那个瞬间也把命运的线索悄悄接了起来——长沙本地一大...
1997年,长沙岳麓山爱晚亭边,一桩看似平常的小插曲,等了28年竟然结了个大团圆。说起来还挺戏剧性——四个新入学的外地大学生出来爬山,随手在景点想合张影,偏偏就遇到了一群长沙本地的小学生兴高采烈闯进镜头。等到大家都快年过不惑,这张合影才终于重新燃起了烟火气,让分散在各地的人再次相认。
牟武军,黑龙江人,那会儿刚从中南大学军训完,跟寝室仨哥们兴致勃勃地集资租了台胶卷相机。地点是岳麓山,四个大一新生,一人顶着一脸青春,把青春定格在镜头里。谁能想到,那个瞬间也把命运的线索悄悄接了起来——长沙本地一大群小学生风风火火地冲过去,跟这四个外地小伙来了个完美“乱入”,连“大龄儿童”都认不出自己是谁。这张照片,牟武军一直留着,从黑龙江带到长沙,再带到哪里都没丢,总觉得那一刻值得记住。
各走各的,上了不同的学,进了各自的单位,日子如流水一样就过去了二十几年。直到2025年,牟武军偶然把这张合照发到抖音,想着让当年那些调皮的小朋友们也看看自己的童年模样。谁知道,网络的力量没开玩笑,照片刚发出去没多久,就有长沙网友在评论区认出了照片上的自己,还带着一群早已散落各地的小学同学,一起来认人。开头还以为是认错人,没想到越看越觉得眼熟,大家父母家人一齐鉴定,确实没错,就是自家孩子。
刘竟波,那时照片里还不认得自己,倒是先认出了一块长大的同学肖为。再一对比,果然童年模样没怎么变。小时候大家都是厂矿子弟,有点像是邻里小区的“老乡”——七厂一库子弟小学的大队伍,不知不觉全变成了三十七八岁的中年人。你说巧不巧,合照里的每个人,除了右二的小男孩还没被找出来,其他的都通过网络聚上了线。
网友之间的相认倒也没啥玄乎的,微信群一拉,群名就叫“岳麓回忆”,照片里每个人再重新对号入座。从黑龙江到长沙,从基建工地到轨道公司,一个个往日的小伙伴,原本以为再无交集,却因为一张老照片,把断开的故事串了起来。大家吹着老水,调侃着彼此的变化,谁发福了谁没变,谁在岗位上混得风生水起,谁还记得当年上山春游的细节,都像答案一样一点点冒出来。
最有趣的是,牟武军还拿照片逗自家小孩:“看看你爸年轻时候多精神!”老照片对刘竟波还更稀罕点,小时候家里照片本来就少,被搬家折腾没几张能留下,忽然在成年后刷到自个儿的彩色童年照,真是老天爷给的小彩蛋,怎么看怎么新鲜。照片保存得特别好,全没发黄弯折,跟时光机似的,一下把28年前的场景拽回到眼前。
对于这样一场隔着山川湖海的重逢,大家都是一样的惊讶和感激。牟武军和刘竟波约好了,下次来长沙一定得重走一趟岳麓山,再在爱晚亭旁合张影,给新一代留个念想。校服换成西装,年纪翻了几番,却都还记得29年前那个热闹又轻松的上午。两代人的“不期而遇”,一张旧合照竟然能牵起二十几年后的小聚,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回眸一拍掌,原来熟悉的面孔还一直在,尘封的故事说出来都带着点发酵的甜。
更妙的是,这场大团聚还差一个小尾巴。照片里右二的小男孩还在“线下待机”,大伙儿都想找到他,也算齐活。有人说,这也叫“缺憾的美感”,就像饭桌上留的一口菜,总让人意犹未尽。毕竟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留下点悬念,反倒更有滋味。
说到底,不管是大一新生还是小学生,不管你当下在哪儿,童年的一张合影都能让人一秒回归温情。网络让多年不见的面孔再“相见”,一场偶遇拉长成了一生的记忆。读到这里,或许你也会想:谁又能说,下一回闯进你生活的,不是一场迟到几十年的重逢呢?
所以,合影要常拍,老照片别乱扔,转角遇见人的故事,一直都在。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